學會“正確打開”感受暑假美好
苗苗(化名)從小就是家長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今年小學畢業的她如愿被滬上一所優質民辦初中錄取。盡管初中大門才剛剛邁進去“一只腳”,苗苗卻已經收到了來自初中學校布置的語文、數學、校園行為規范等暑假作業,內容足足寫滿了34張A3大小的試卷。
曾幾何時,小伙伴們一起玩鬧嬉戲、體驗生活的暑期,漸漸被寫不完的暑假作業和各類培訓班所取代。在專家眼中,這種假期有些可悲,他們呼吁,應讓孩子們從補課班走向社會,多閱讀、多接觸生活,把快樂暑假還給孩子。
如今過個暑假,感覺比平時上學還累
“每天一組計算、半小時閱讀、撰寫英語閱讀報告……”這個暑假,家住楊浦區的小學二年級學生董亮(化名)過得有點累。他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匯集在表格里,用小手數了數告訴記者:“學校一共布置了22項家庭作業,我得寫到地老天荒了!”八歲的他無奈地笑了笑,露出兩顆小虎牙。
對于不少孩子而言,學校布置的暑假作業不過是“冰山一角”,日程滿滿的暑期補習班擠占了他們曾經向往的悠閑假期。家住普陀區的預備年級學生何芳(化名)似乎并沒有感受到暑假的到來:“爸爸給我報名了兩門奧數培訓班,還有語文、英語和物理培訓班各一個。大熱天到處跑,感覺比上學還累!倍恋哪赣H也說,除了學校作業,她還給董亮報了鋼琴、數學、外語等輔導班。
“不怕身邊有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得暑假者得天下”“你可以不來培訓,但你的同學都來了”……從網絡上家長們的調侃中不難發現,暑假早已不再是孩子的休閑調整期,而是比拼趕超的關鍵時刻。一名小學生家長無奈地說,現在微信群里流行一句話,“要堅決把暑假修煉成孩子們的‘后悔藥’”,上個學期沒學好的,都要趁著暑假期間補缺補差,這樣的暑假過得才算有意義。
暑假應該是簡單而幸福,充滿人情味的
怎樣才是暑期的正確“打開方式”?作為一名“80后”,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漾說,他兒時的暑假是簡單而幸福的:“那時的我們雖然沒有科技館、博物館等豐富的課外活動資源,但每天跟小伙伴一起踢踢球、玩玩游戲,感覺很開心!痹趪饪疾炱陂g,唐漾發現德國的老師并不贊同過早開發學生思維,擔心會限制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暑假留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少年文藝》主編周晴最深刻的印象是閱讀!度骼擞洝分腥珮酚^、堅強的性格,《簡·愛》中女性的自尊自強,都叩問到了她的心靈。隔三差五跑到圖書館去借書,甚至還跟小伙伴們一起做起了圖書管理員,周晴的童年記憶充滿著書香氣息。
上海市實驗小學校長楊榮是一位“60后”,回憶起自己的暑假生活,第一個映入她腦海的詞語便是“美好”,“暑假能做各種自己想做的事情,現在想來都是美好的回憶!蹦菚r,楊榮會跟弄堂里的小伙伴們一起到公園里玩耍,一起坐在家門口寫作業、做游戲,“孩子們大都能自覺學習,有規律地生活!痹谶@位教育界“老法師”看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也是暑期生活的應有之義。
一位小學特級校長看到孩子們的暑假越來越忙,不禁感嘆,家長們望子成龍的焦慮情緒,讓暑假變了味兒!安环羴硪淮慰鞓返募倨,用心體會世界的美好……”越來越多教育人士呼吁,要讓孩子過一個“有人情味”的暑假。
要讓孩子放下書本,走出家門、融入生活
練一練身段、學幾個指法,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鼓勵學生們走進藝術院團,領略昆劇的魅力。這個暑假,作為“中國好作業”公益活動導師,谷好好給全市中小學生留下的暑期作業是《學學戲劇表演藝術的“四功五法”》。在她看來,這樣的作業既能強身健體,還能讓學生們感受到藝術的美感,培養他們追求美好事物的能力。這幾年,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持續推進,不妨讓孩子們趁著暑假,與傳統文化來一場親密接觸。
“暑假本應是一段悠長假期,要讓孩子們放下書本,走出家門,融入城市生活,暢想美好未來!睘榇,楊榮給孩子們留下的暑期作業是《暢想未來城市群建設的新形態》。而周晴所設計的作業題目則是《說說那個感動(影響)過我的文學形象》,她期待學生們通過閱讀,尋找到“榜樣的力量”。
《如果你有一個家用機器人》——這是唐漾的暑假作業創意。他說,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相關課程和概念已經走入課堂。而在孩子們的生活中,諸如“多啦A夢”等卡通形象也早已蘊含著機器人的概念!爸悄芑鐣俏磥砩畎l展的大方向,引導學生了解相關信息,培養他們對于科學的興趣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是暑假的意義所在!
如何讓孩子重溫感受暑假的美好?一位校長坦言:“教師、家長也應多動腦筋,通過設計各種有趣的暑期作業,讓學生們愛上暑假!庇浾甙l現,在此方面,滬上一些學校已經在積極行動。比如,上外附中的數學老師留給孩子們的暑假作業之一,就是讀一本關于數學或者數學家軼事的書,或者看一部影片,如《美麗心靈》等,并據此設計一張數學手抄報;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則把“世界杯”寫入了暑假作業,讓孩子們與球迷爸爸、球迷媽媽們一同看一場世界杯比賽,借此了解足球賽的賽制、足球場的標準尺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