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中小學春秋假 還需跨過幾道檻
近日,中小學有望放春假或秋假的消息讓不少學生和家長雀躍。如果有了春秋假,可以避開寒暑假錯峰出游,降低外出成本,獲得更好的體驗。中小學放春秋假,會影響原先的教學進度嗎?春秋假如果與考試季疊加,會演變為刷題假嗎?家長的帶薪休假能否真正落實,實現放春秋假的初衷?推行優質的中小學春秋假,還需跨越多道檻。
可與社會實踐課程結合
不少家長最關心的是:放假勢必停課,影響教學進度怎么辦?記者采訪發現,根據上海市教委課程計劃,中小學每學年有不少于20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其中課程計劃內每學年至少安排兩周的社區服務社會實踐課程。不少校長表示,春秋假如果可以與學校的社會實踐課程相結合,一方面可確保教學進度不受影響,保障假期時間充足;另一方面,也讓春秋假不只是單純的旅游,融入社會實踐或研學,可使假期的內涵變得更豐富。
每年上半年,有元旦、春節、清明、勞動節、端午節等節日,2020年的勞動節還將放假5天,可見上半年節假日較為密集。而根據上海中小學校歷安排,每年的上半年有義務教育階段招生、中小學校園開放日、高中自主招生、中高考等環節,放春假的話可能會與招生季、考試季疊加。綠苑小學校長王晶認為,對上海中小學生而言,放秋假更為合適。每年秋季11月,氣候較為宜人,適合學生開展外出實踐、研學。
倒逼學校不斷創新形式
學生春秋假,是單純地放假外出游玩嗎?在教育界人士看來,中小學生的春秋假可成為一個由學校自主實施、轉換場地的“開放式課堂”,但千萬不能演變成變相的刷題假。
武寧路小學校長、特級校長孫納新說,有的人旅游只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沿途買買買,其實,應鼓勵孩子帶著任務去看世界,比如去看一看語文課本上描述的地方:西安兵馬俑、北京長城、四川大熊貓基地,這些地方適合小學生外出研學。武寧路小學開展了多年“快閃六一行”活動,出發前,老師參與輔導,特別開設行前課,教孩子自己整理旅行箱,設計旅行路線和旅行攻略,從小培養自主探索的精神;途中,有的旅行是以家庭組團,老師也可隨行,根據設計的攻略組織行程,從中思考行前設計的合理性,飽覽大好山河、人文古跡、文化遺產,積累研學素材。
綠苑小學自2015年起就有春假。不同于簡單放假,該校的“玩轉地球”課程是一門由家校共同參與的探究性實踐課程,安排在每年4月的第三周,由家長學生自愿申請。而由于校際之間的差異、校情的不同,對于因種種原因不能外出的學生家庭,校方在集團化辦學的多所學校內組織學生跨區、跨校交流,體驗不同學校的特色課。在王晶看來,中小學春秋假的推行,也倒逼學校、教育主管部門不斷創新形式,為學生的新假期植入新元素。
如何鼓勵老師不斷創新和豐富學生的假期內涵?徐匯中學校長、特級教師曾憲一認為,春秋假的拓展和豐富,關鍵在于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鼓勵孩子走出去開闊眼界。
引導職工家庭帶薪休假
學生的春秋假能否充分開展,還取決于父母的帶薪假期能否真正落實!叭绻改傅膸叫菁俨荒苈涞,孩子放假了窩在家里,由老人看護,這樣的假期質量肯定不高。只有學生的春秋假和家長的帶薪休假完美組合,才能釋放春秋假的積極作用!蓖蹙дf。
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改善節假日旅游出行環境促進旅游消費的實施意見》指出,鼓勵用人單位在年初結合工作需要和職工休假意愿統籌安排當年休假,優先考慮子女上學的職工在寒暑假的休假安排;在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各地可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引導職工家庭在適宜出行季節帶薪休假。
不少校長還希望,在春秋假細則制定上多聽聽基層學校、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想法,綜合考慮時間、氣候等多種因素進行科學論證,并希望得到博物場館等各類社會資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