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愿者走進醫護家庭,陌生人從此變家人
“每次課后,小朋友都會對我說很多話,給我展示窗簾上直升機的圖案和他的樂高作品,還告訴我他喜歡白虎,喜歡游泳……但他從未和我抱怨過疫情,只有屏幕里的笑臉和思考問題時的抓耳撓腮。我很享受他帶給我的積極樂觀,也相信他很快可以和父母一起坐飛機出去旅游了!”
顧家樺是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18級英語(師范)專業的一名學生,作為學校青鳥語言類志愿服務團隊,今年疫情發生后,顧家樺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務”。為減少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后顧之憂,岳陽醫院聯系對接上海中醫藥大學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和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青鳥語言類志愿服務青年團隊,開辦“抗擊疫情醫護人員子女網絡愛心學!,自2月17日起為岳陽醫院參與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中有需要的子女提供一對一線上學業及心理輔導。其中,外國語學院的青鳥語言類志愿服務團隊為岳陽醫院參與抗擊疫情的一線人員子女提供線上英語口語練習、學業輔導。首批志愿者由15名英語(師范)、英語專業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班導生、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等組成,每位成員平均開展每周2-3次、每次30-45分鐘的課程。顧家樺便是其中一員。孩子們的天真爛漫也感染著顧家樺,身為一名師范生,顧家樺說,為人師表必須從小事做起,在“無情”的疫情面前不能慌張,更要帶給學生一份真情與有情!半m然我們只能隔著屏幕相見,但你我之間的溫情從未改變!边@是眾多志愿者們的心聲,志愿——義不容辭。
疫情當前,戰“疫”更要護“心”。上師大數理學院集結師范生志愿者組建了一支愛心輔導團隊,未來教師們發揮專業所長,踐行師范生的責任與擔當,短短幾天已有50名志愿者成功配對47組家庭,通過語音及視頻的方式與受助者進行遠程的一對一輔導!耙痪的醫護人員都是勇敢的戰士,但他們的背后也有一個‘小家’,希望自己能真實地幫助到他們!睉汛е@樣一份初心,學院2017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1班的薛兒在戰“疫”期間通過填寫問卷報名成為一名線上輔導志愿者,為戰斗在武漢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解除后顧之憂。薛兒所對接的孩子父親從上海瑞金醫院分派到武漢第一線抗疫,原本一直是由孩子父親教導的奧數,現因為家長身處一線工作而難以顧及,于是她第一時間和家長溝通所要輔導的課程進度,并充分備課,努力適應線上授課的節奏。
在研究生群,王丹瓊看到了招募消息,她毫不猶豫的加入了志愿者的團隊當中!拔沂峭醯き,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數理學院1999級數學師范專業、2003級基礎數學專業,現就讀于2019級數學類專業博士,很高興和小朋友們連線一起分享學習數學的快樂!边@是王丹瓊第一次在線輔導的開場白。作為一名博士志愿者,同時又是一名小學生媽媽的她,除了教會孩子知識以外,她最擔心的是孩子沒家人陪伴的生活。因此,她運用溫暖的“家人式”教學方式,為獨自在家的小朋友營造家的氛圍,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今年2月,上海中醫藥大學團委組織開展了戰“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家庭“手拉手專項志愿服務”活動。報名通道一經開啟,就收到了來自全校共計47名學生的踴躍報名,最終選取8名大學生志愿者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抗疫醫務人員家庭結對,幫助無法親力親為照顧家中子女老人的家庭,為戰“疫”一線白衣戰士家庭成員進行子女學習輔導及老人健康咨詢,關懷陪伴他們共度這段戰“疫”時光,讓我們的“逆行英雄”安心、暖心。上海中醫藥大學16級市中醫臨床醫學院的沈正寅和19級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的姜汶伶對接的是岳陽醫院唐歡的家庭。唐歡已奔赴前線,她的先生承擔著顧家的主要責任。一通電話,連接著兩個陌生人與一個默默付出的醫務工作者的家庭,傾聽對方訴求的同時也表達了志愿者對前線戰士的尊重和敬意。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大家都能平安歸來。
姜汶伶為唐歡的孩子提供學業指導與一些心理支持!白鳛橐幻麆倓偞笠坏尼t學生,我或許還無法用淵博的專業知識前往一線救治病人,但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力量讓一線醫務工作者們感到溫暖,讓他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與他們同在。在之后的每一天,我會盡可能的解答孩子的一切疑惑,陪她一起等待春暖花開,媽媽平安歸來之時!”同時,姜汶伶還報名了上海黃浦區的防疫志愿者工作,她說,作為一位醫學生,更應挺身而出在關鍵時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9級中藥學院的沈智靈和18級針灸推拿學院的李凡蓮結對的是光華醫院汪榮盛醫生的家庭。在對接過程中,兩位志愿者大致了解了這個二孩家庭小朋友的學習情況,討論后決定以督促完成每日計劃,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為主,同時進行作業輔導和心理支持。服務的第一天,沈智靈和李凡蓮對孩子的作文提出了建議,積極與家長溝通,盡可能用專業的語言、親切的語氣指導孩子,也上網找了一些拓展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孩子,激發她的學習興趣,這份努力和用心獲得了家長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