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其“綜”:“熱”氣騰騰的課程,就想讓你快樂加“焙”
每周五下午,一頂高高的廚師帽,一件鮮亮的小圍裙,一群躍躍欲試的“小當家”,一間整潔又溫馨的勞動教室,一切準備就緒,上海市洋涇菊園實驗學校的烘焙課程開始啦!在這里,貌不驚人的小面團經過一道道精細工序,蓬松長大;也是在這里,勤勞善學的小菊寶歷經一次次親身體驗,初顯成熟。
01、我們的課程“冒熱氣”
周五的下午,校園的一角總是升騰起一陣陣甜美的香氣,吸引著不時經過的師生們。透過勞動教室的窗戶一瞧,原來是一群“小廚師”們正投入地忙活著。
烘焙課程老師帶領著孩子們從食材入手,了解面團發酵反應的知識,觀察著一個個不起眼的小面團如何慢慢蓬松長大。接著,就輪到孩子們大顯身手啦!跟隨著老師的示范操作,大家一起揉捏、整形、計量、配比、裝飾......最后,歷經烘烤,小小面團最終變成了一個個造型別致,蓬松又可口的糕點。
當孩子們興奮地從烤箱中端出冒著熱氣的糕點,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蛟S孩子們沒有甜品大師的精湛廚藝,或許糕點的口感還不足以與高檔餐廳一較高下,但他們內心充盈著的,是源于自己辛勤勞作而產生的滿滿成就感。
感受溫度的魔法,小小面團,成長成熟。感受食材的魔力,精妙組合,營養美味。感受動手的樂趣,奇思妙想,指間舞動。感受生活的味道,匠心手作,快樂加“焙”。
02、我們的課程“融熱點”
勞動育人
“五育并舉,全面育人”是上海市洋涇菊園實驗學校的辦學理念。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承載著新的使命和任務,學校一直致力拓展學校勞動教育的時空,精心打造“學會生活”系列主題課程。
瞧,同學們一個個全神貫注,認真模仿老師的操作,揉捏力度恰到好處,每一次翻動,每一下攪打......孩子們都學得有模有樣。烘焙課程的開設,給予了同學們沉浸式的勞動體驗。從知識到實踐,從課本平面模式走向生活立體模式,課程在學校這個教育主陣地上充分發揮效能,提供了生活勞動的教育情境,融通家校,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
生命成長
當孩子們將制作好的小面團放進烤箱,用期待的眼神望著它們慢慢變大,長高,膨脹,上色,成熟,孩子們所經歷和感受的,也是一種生命的力量。每一個面團都像一個小小的生命,從稚嫩生澀到經歷各種考驗,逐漸長高長大,慢慢變得豐滿多彩,顯露出成熟的模樣,這不就是孩子們生命成長的規律嗎?
審美情趣
在面團整形的過程中,除了手法技巧到位,老師尤其提醒同學們要關注細節?,孩子們精心搭配著糕點裝飾色彩,創作出了姿態各異的卡通造型松餅,完成的作品精巧又可愛。老師希望孩子們在烘焙、烹飪的學習經歷中學會去感知、發現生活中蘊藏的美,培養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03、我們的課程“傳熱度”
文化傳承
每個小朋友都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朱子治家格言》中有也有訓戒:“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在勞動過程中,同學們更是深刻體會到食物得來 不易,一粒米一顆麥,每一種食材,都要經過千錘百煉,水深火熱,最終變成盤中餐,滋養著我們的生命。孩子們都積極表示,一定會用行動來傳承節約糧食的中華傳統美德。
孝心傳遞
一次做餃子的課上,孩子們搟著餃子皮,覺得手酸不已。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平日里父母送到自己嘴邊的每一頓餐食,背后都承載著他們無盡的愛與辛勞。課后,孩子們往往不舍得品嘗自己的作品,而是小心翼翼地包裝起來帶回家,和家人們一同分享,這是對長輩的理解和回報,也是與家人之間愛的相互傳遞。
理念傳播
城市的生活快捷便利,餐廳、外賣應有盡有,時刻滿足人們的需求。學習烹飪、烘焙是否有真的有必要呢?在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對比超市供應的面包配料表和自己制作面包所需要的食材。孩子們一邊朗讀配料名稱,一邊驚呼道:“購買的糕點中原來有如此多的添加劑!”
烘焙老師在談到課程設計的初衷時說道:“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食物的制作過程只是形式和方式。更重要的,是希望同學們從看懂一張小小的營養成分配料表開始,了解手作食物營養成分的區別,踐行并傳播健康飲食的生活理念!甭松飞,擁有健康的身體,從最簡單的飲食做起。
結束語
在“雙減”背景下,學校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的開展,旨在促進學生五育全面發展!昂姹骸边@一冒著生活熱氣的課程,不僅使學生體驗勞動樂趣,提升勞動技能,感 悟勞動意義,更融合了新時代背景下的育人熱點話題,讓每一個孩子更健康地成長,更全面地發展,成為“焙”感幸福的小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