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下課了,一起來學做“小先生”
15:00-17:00,傳統十二時辰中的申時,也是申城中小學最熱鬧的時刻!吧陼r”,不僅是課后服務的重要時段,更是學生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快樂時光。讓我們走進16個區的“申時校園”,通過一個個鮮活故事和一幕幕生動場景,去感受“雙減”帶來的新氣象。
上世紀30年代,在上海寶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小先生制”,強調“教做學合一”。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誕辰130周年,為進一步傳承并發揚行知精神,探索“小先生制”在新時代的實踐與創新,充分發揮“小先生”作用,助力“雙減”課后服務升級,寶山區各中小學結合自身實際,打造了極具本區特色的“申時校園”!
紅色長廊,“小先生”宣講在行動
下午4:30,寶山區美羅家園第一小學的校園里,孩子們正在參加課后服務活動。學校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項目。有的孩子來到紅色長廊,學黨史講黨史,這些“宣講小先生”拿出手掌大小的紙,認真寫下黨史故事宣講稿。
這批“宣講小先生”和紅色長廊同時期誕生,他們作為“元老”,正在醞釀著培訓下一屆“宣講小先生”。四年級的王佳俊有感而發:“每次走進這條紅色長廊,我都感覺自己一身正氣,宣講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眲⒆g芯同學則表示:“我們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讓更多的同學走進這里,感受紅色的力量!倍诩议L李佳看來,自己的女兒當上“宣講小先生”后,比以前更自信了,笑容也變多了,這讓她十分驚喜。
模擬車站,“小先生”體驗創新招
“當你乘坐的地鐵發生火災該怎么辦?”下午3:30-4:30,上海市寶山區行知外國語學校的“行+”安全空間內,“安全小先生”正在模擬地鐵車廂內開展軌道交通安全火災演習,讓參與課后服務的小伙伴們沉浸式體驗。首先,要觀察車頭右上角的車廂號,知道自己所在的列車編號,便于通過車身側面的緊急報警器與列車長取得聯系,及時報警等待救援;隨后,如果車廂內有火苗火星,可以在列車員的指導下去取出車頭左側的滅火器,拔掉消防栓,進行一次簡單的滅火撲救;最后一步,則是旋轉開門處的緊急開門按鈕或從車廂后的緊急安全出口進行有序撤離。
通過“安全小先生”的細致講解,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快速掌握了地鐵逃生的方法。林子俊同學是這班列車的“乘務長”,他表示:“雖然我只是模擬列車的‘乘務長’,但作為一車之長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非常真實的!薄靶〕丝汀鳖欔山鼙硎荆骸拔曳浅O矚g這樣的課程模式,在身臨其境中真正地掌握軌道安全知識,豐富了課后的生活!笔着w驗館培訓師董旖老師認為,這樣集教育、實踐、探究為一體的課后服務項目能夠有效促進“小先生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鍛煉自我、培養能力。
多彩課堂,“小先生”輔導有新意
下午3:30,上海大學附屬寶山外國語學校課后服務開始了,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上大寶外的“小先生”課堂。來自五年級的“小先生”張博超同學,以一個看似簡單的“拿火柴”小游戲開場!靶∠壬睆埐┏ㄟ^三個情境的設置,先讓大家動腦思考,再幫助總結提煉,讓大家一目了然其中的奧秘,體驗了數學游戲中的趣味與奇妙。
四年級的“小先生”馬睿妍帶著自己心愛的高爾夫球包進了教室。一上來,她就拋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高爾夫為什么是18洞而不是19洞?”,再細心地從高爾夫的由來、場地、球桿、球鞋、基本動作等等逐個講解,同學們也豎起耳朵認真聽著。
最后,大家來到操場,在“小先生”馬睿妍的指導下,體驗高爾夫運動,并揮出了漂亮的一桿。在上寶外的“小先生”課堂里,學生既是參與者,也是評價者。每位同學都會有一張評價單,寫上對“小先生”的評價、對課堂所學的所思所感。
社會實踐,“小先生”漫步在社區
寶山小先生不僅活躍在校園,更通過課后服務的平臺,走向社區,青少年“雙減”效應的幸福生活圈已然形成。學校推出課后服務“社區小先生”,組織學生來到社區參加闖關活動,通過“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專題宣講”等闖關任務,既鍛煉了自己,培養了能力,更拓展了課后服務的內涵和外延。
家住楊行鎮的何女士表示,自己三年級的兒子原本很內向,不太善于和人打交道,自從參加社區小先生活動后,現在和鄰居見面都會主動打招呼,也積極參與各類社會活動。張廟街道的錢凱樂同學家里一直養狗,自從參加社區小先生“家有萌寵”闖關活動后,每次出門遛狗,他都會帶上衛生紙,順手把狗糞便拾起來包好,扔進垃圾箱?吹洁従拥膶櫸镫S地大小便,他也會上前勸告,并幫忙處理。小錢說:“不給別人造成困擾,讓更多的人愛上它們,才是對寵物真正的愛!
走進社區“大家庭”的“小先生們”不僅提高了勞動、社交能力,增長了生命安全、生態環保等知識,還感受到了作為青少年的社會責任。近90年前,陶行知在寶山首創“小先生制”,如今,寶山到處是“小先生”的身影,他們活躍在申時,他們成長在申城。